Saturday 13 December 2014

俄羅斯一周甩43億美元黃金儲備:終於頂不住了

俄羅斯終於頂不住匯率暴跌、資本流出的壓力開始轉而拋售黃金儲備了,但金價近日表現依然堅挺。

本周四俄羅斯央行宣布其黃金儲備一周來減少了43億美元。上周俄羅斯央行宣布將出售貨幣儲備以維持匯率。

今年第三季度,俄羅斯增持的黃金超過全球任何一個國家。因俄羅斯在烏克蘭問題上受到制裁後計劃逢低儲備黃金“以做好可能的長期對西方的經濟戰爭”。在過去10年,俄羅斯的黃金儲備翻了三番。

直到最近一段時間以前,俄羅斯一直都並未動用其龐大的黃金儲備。近期由於原油價格大幅下滑外加制裁影響,盧布對美元大跌,俄羅斯央行不得不出售黃金儲備以對付通脹和盧布下行。

周四,俄羅斯央行升息,將其從9.5%上調至10.5%,試圖阻止盧布下行。

不過俄羅斯的這項行動尚未帶來預期效果:俄羅斯盧布兌美元匯率周四創下新低,至每美元近56盧布,而且猛烈的拋售下黃金價格本周以來反而上漲2.75%最高至1240美元/盎司一線。

Friday 27 June 2014

德國央行暫停黃金取回報導僅是宣傳策略

本週有報道稱,德國央行將“暫停”從美聯儲取回黃金的計劃,並稱對美聯儲儲藏的黃金錶示放心。

  黃金反壟斷協會(GATA)的Chris Powell認為,這一齣完全是處於媒體公關宣傳。“這篇報道完全沒什麼事實來證明這樣的結論,”Powell説,“沒有提到德國央行又拿回了多少黃金,也沒有提到取回計劃有什麼改變。

  Powell認為這樣的報道完全是公關宣傳,“這讓我覺得要麼是美聯儲要麼是德國央行要求媒體做出了這樣的報道,好讓全世界以為一切都沒問題,”Powell説,“而且這報道完全沒説在前幾個月拿回了5噸後,德國央行又拿回了多少。”

在2013年1月16日德國央行稱要在2020年之前從美聯儲取回其存儲的300噸黃金。然而到今年初,德國央行僅僅從美聯儲拿回了區區5噸黃金,正因此,市場響起了對美聯儲還剩下多少黃金的懷疑。

Powell稱,“西方央行肯定還有一些黃金,問題是他們宣傳他們還有多少黃金?美聯儲和英格蘭銀行都西方央行都把自己的黃金出借,很多黃金就這麼沒了。”

而且我們完全不知道那些金庫中到底還有多少黃金,這些央行不讓人審計黃金也不公開賬目和黃金租約。

Powell還稱,美聯儲和一些外國銀行有黃金交易協定,還剩下的金庫中的黃金則可能有很多個索償。

“央行都顯得非常神秘,所有我認為一定有什麼事情在發生,只是他們不想讓外界知道,”Powell説,“因為很可能會出現黃金儲備消失的狀況。

Powell還提到世界貨幣基金組織(IMF)秘密的1999年3月員工報告,一些流出的報告確認了各國央行在黃金市場都很活躍,並且經常偷偷使用黃金來干涉市場,“他們非常不希望外界知道黃金被使用,一旦顯示出黃金沒了,會使信心極大的崩塌。

Tuesday 24 June 2014

德國央行官員緊急澄:取回黃金計劃只是“暫停”

就在德國央行中止從美國取回黃金的報導出來幾小時後,原報導中被提到的德國央行官員便出來澄清稱報導並不准確。

德國央行官員Peter Boehringer稱,德國央行從美聯儲取回所存黃金的計劃暫停並不代表德國央行對目前的取回狀況滿意,並稱計劃將被繼續執行。

在2013年1月16日德國央行稱要在2020年之前從法蘭西銀行和美聯儲分別取回其存儲的374噸和300噸黃金。結果2013年全年德國央行只從美聯儲紐約金庫拿回了5噸黃金,這很難讓人對美聯儲紐約金庫應當存有的1500噸黃金生疑。

Boehringer稱,媒體最新的報導並沒有什麼稱得上是“新聞”的新發展。德國央行仍然計劃在2020年前從紐約取回超過300噸的黃金,該行也沒有停止正在進行的取回計劃。

此外,他還稱德國的反歐元政黨從來就和取回黃金的計劃無關。

Boehringer還說,原新聞報導中被提到的官員並不管理德國的黃金儲備,德國央行是獨立於政黨影響的。

Monday 23 June 2014

忠記收金

2014年6月23日

有三件金器想賣,一件是購買自周大福及其餘二件購買自六福。


從其他人口中得釋,在購買金器的金行放賣,價錢會高一些,所以去了中環周大福詢問一下放金器的價錢,聽了周大福店員講解就是今日牌價再加2%手續費,今日牌價是每兩HK$12,500 ,再加手續費2%即是HK$12,500 x 0.98 = HK$12,250。如果是其他金行,可能會少一些,要看實際金飾才可決定。



於是我就試下去忠記問下收金是什麼價錢,老闆鍾琅音一看我的金飾,他就說HK$12,250一兩,跟周大福同價,很快就決定賣給忠記。老闆把金器一稱,1.607兩,成為HK$19,686, 收了現金走人。


忠記  CHONG KEE

地址:中環卑利街9號(由士他花利街入)

專營黃金買賣,代客熔金
電話:2544 3423 ,2543 8862



Thursday 19 June 2014

誰預謀了“黃金大屠殺” - 宋鴻兵:黃金將是美元危機的最大受益者

黃金熊市持續已將近3年,從2011年9月的約1920 美元 /盎司跌至如今的1250美元/盎司附近,跌幅高達35%。 眾多投資者損失慘重。

中國黃金協會數據顯示,在2013年4月爆發搶金潮時,“中國大媽”們在當年二季度消費了385.82噸黃金,上半年金條消費更是大幅增長了86.5%。 以北京千足金金價為例,一年時間千足金每克下跌69元,當初購入黃金的“中國大媽”,如今則累計虧損約260億元。

高盛與摩根士丹利等國際投行目前依然看空金價, 德意志銀行對金價也繼續看跌。 德意志銀行近日發布研報稱,受美國經濟增長和美元走強的影響,金價會繼續走弱。

黃金“跌跌不休”,“中國大媽”被套牢。 《貨幣戰爭5》作者宋鴻兵認為,黃金遭遇“大屠殺”並非偶然,而是早有預謀。 那麼,誰是背後的兇手?

宋鴻兵

200萬年一遇的滅絕級災難,黃金完蛋了! ?

10年一遇的不幸叫災難,100年一遇叫特大災難,而200萬年一遇的災難呢? 恐怕只能叫“物種滅絕級”災難了。 2013年4月15日,黃金市場遭遇的就是滅絕級災難!

倫敦市場暴跌,美國市場崩潰,電視新聞的黃金價格顯示,已跟不上黃金暴跌的速度,全世界都目瞪口呆地見證著人們心目中的財富“諾亞方舟”,居然在幾個小時中就沉沒了。

英國《每日電訊報》2013年4月16日驚呼:“以正態分佈的理論為計算基礎,你會看到週一(黃金市場)的波動性,在5億個交易日里才會發生一次,即200萬年一遇。”當這種級別的災難降臨時,恐龍也會滅絕。

華爾街的媒體拉拉隊們扯開嗓門歡呼:黃金完蛋了!

中國大媽一戰成名,震動華爾街

2013年4月16日,半個世紀以來從未見過的黃金搶購狂潮席捲了整個世界!

在中國大陸,最早聞風而動的就是“中國大媽”了。 她們看不懂《華爾街日報》,也不知道紐約黃金期貨的技術圖形,看到黃金價格下跌,就像聽說北京三環的房價從5萬(每平米)跌到了3萬,哪有不搶的道理? 她們只在乎值與不值,哪管期貨不期貨。 老百姓的思維很樸實:金比紙貴重,地比錢踏實!
不僅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發生了大規模的黃金搶購風潮,而且幾乎每一個省會城市都出現了黃金賣斷貨的報導。

到當年4月底,國內黃金市場已經基本斷貨。 “中國大媽”一戰成名,她們在國際黃金期貨價格暴跌、黃金市場人氣崩潰的危機中,橫掃了中國內地和香港的黃金實物,震驚了國際金融市場,也震動了華爾街的大佬們。 2013年4月10日,高盛發布報告,強烈看空黃金,並建議客戶們大舉做空黃金。 僅僅13天之後,在全世界實物黃金井噴般的搶購風潮前面,高盛不得不改口宣稱,雖然繼續看空黃金,但不建議客戶繼續做空黃金了。

黃金市場出現了冰火兩重天的奇觀! 期貨黃金市場冰冷到了“滅絕”的程度,而實物黃金市場卻火爆到了“燙手”的行情 !
黃金真的沒希望了嗎?

2013年4月,黃金市場風雲突變,金價的特大暴跌震撼了全世界。 黃金從萬眾矚目的投資明星,一夜之間淪為輿論爭相貶損的“棄兒”。 人們開始懷疑“亂世藏金”的信仰是否依然有效,對黃金白銀的投資價值發生了根本動搖,悲觀情緒瀰漫,唱衰之聲橫行,甚至連超發貨幣終將導致通貨膨脹這一基本邏輯也變得含混不清。 市場感受與理性邏輯嚴重脫節,價格信號和財富直覺相互錯亂。 可以說,對黃金的看法已陷入了空前的迷茫。

黃金真的沒有希望了嗎? 《貨幣戰爭5》中非常​​明確地告訴你:事實絕非如此! 本書深入分析了“四一二”美國鎮壓黃金的台前幕後,以及美元困境的根源。 “從歷史上看,黃金從來就是財富的諾亞方舟;以現實行情分析,黃金的生產成本就是市場的大底;放眼未來的趨勢,黃金必是美元危機的最大受益者。

美國政府才是黃金暴跌的主導力量

有人可能會問,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2013年4月以來對黃金的“斬首行動”,難道完全沒有走漏風聲? 答案是,當然有。

有人在2013年4月4日(黃金“斬首行動”之前8天)就在網站上發表長文《對黃金的打擊》,文中精準“預測”了美國即將對黃金發動的“4月愚人節攻勢”。

此人就是美國前財政部部長助理保羅·羅伯茨。 羅伯茨曾任裡根政府的財政部部長助理,主管美國經濟政策,被譽為裡根經濟學的創始人之一。

羅伯茨在文章中指出,2011年黃金暴漲500美元,強烈地震撼了美聯儲和美國財政部,為捍衛美元霸權必須鎮壓黃金,美國政府才是金銀暴跌的主導力量。

“對於美國人而言,一場金融和經濟的災難可能已經近在咫尺。美聯儲和它所倚重的金融機構聯手打擊金銀價格以嚇阻投資人的行為就是明證。”

Thursday 5 June 2014

各出奇謀 吸納實金 - 王冠一

雖然國際金價持續弱勢,但不少地方反而趁機會吸引實金流入。

首先,內地的上海黃金交易所據聞計劃推出,針對離岸人民幣在上海自貿區買賣實金的相關產品。假如成事,將有望促進更多實金流入內地。不過,有分析質疑,內地黃金進口有配額限制,受人行監管;目前獲准在內地進口黃金實物的外資銀行,只有滙控與澳新銀行(ANZ)。如果內地未有進一步開放黃金進口配額,上海黃金交易所的如意算盤,短期內未必打得響。

除了利用投資市場「吸金」之外,有地方甚至利用消費市場去「吸金」。其中,英屬馬恩島(Isle of Man)的金庫公司IMGold便計劃推出一種名為Bullion Card(金條卡)的產品,吸引更多海外黃金投資者到馬恩島開戶。

位於英格蘭與愛爾蘭之間的英屬馬恩島,有特別吸引人儲存黃金的條件:首先,馬恩島沒有遺產稅與資本增值稅;另外,當地政府又會為保險公司的註冊信託資產,提供九成擔保。估計馬恩島推出「金條卡」產品後,會吸引更多外資以實金方式流入該國。

其實各地都曾聽過有銀行發行以真金打造的信用卡給客戶,以彰顯客戶的尊貴身分。2012年,哈薩克斯坦的Sberbank便曾經發行過一張用真金打造的信用卡,卡上甚至鑲26粒鑽石及珍珠。今次IMGold在馬恩島發行的「金條卡」,跟其他發行「真金信用卡」的銀行性質上不盡相同。

國際金價在2011年,曾經升至每盎司1900美元,部分黃金大好友當時入貨,持貨至今帳面損失35%價值,每盎司帳面已經蒸發650美元(約5000港元)。由於不少黃金投資者寧願做「大閘蟹」亦不願損手離場,投資黃金的資金大多被套住,於是IMGold計劃發行有黃金存蓄在背後支持的信用卡,幫這些投資者鬆綁周轉。不過,IMGold要求,客戶要在馬恩島開設黃金儲蓄帳戶,存金總值至少10萬英鎊(折合約值13萬港元;以目前每盎司黃金1250美元計,相當於133個1盎司金幣);客戶將獲發一張用14K金打造的Bullion Card(金條卡),卡主便可以用這張卡「碌卡」消費甚至申請現金透支。

目前投資黃金既沒有利息收入,又有存倉費用,假如金價不升,持有黃金其實等於不斷燒錢。這張Bullion Card由於卡主有黃金實物儲存在發卡機構,變相做抵押品,所以「金條卡」利息相對較低,據聞低於10%,所以不像一般信用卡收取高昂利息。

然而,因為運送實金到馬恩島,始終涉及運輸成本。對於一眾「黃金蟹民」來講,或許直接拿實金去當舖典當,扣除手續費用後,效益可能較申請「金條卡」更高。因為當舖至少提供了安全的保管服務,日後當客戶認為時機合適,又可以隨時從當舖贖回黃金,運用彈性毫不輸蝕。

對於喜愛長線持有「實金」的朋友而言,在馬恩島金庫開戶口,的確是不錯的選擇。但對於炒金的朋友而言,其實紙黃金與黃金ETF等產品,可能更加方便合適。

Saturday 29 March 2014

觀點:中國暗中儲金4000噸尋求IMF特別提款權做儲備貨幣

暢銷書籍《貨幣戰爭》(Currency Wars: The Making of the Next Global Crisis)的作者Jim Rickards是一名律師、投資銀行家兼風險經理人,他在華爾街工作逾30年,他近日接受媒體採訪時稱,上海正在取代倫敦成為世界黃金交易中心,中國持續大量的購買黃金是為了抵禦美元貶值;人民幣雖然可以成為貿易貨幣但離儲備貨幣還有很長的距離,中國眼下追求的是IMF特別提款權以代替美元作為儲備。

對於中國市場傳言中國在暗中儲備黃金一事,Rickards稱:我與全球最大黃金精煉廠的貴金屬業務負責人會過面。他近來擴充了工廠產能,並在廠區開闢了一處全新的區域,展開高度自動化的黃金生產作業。此外,他還安排工人三班上工,工廠每天24小時加班工作。

他們每週製造20噸的黃金,其中一半產量運送至中國。換言之,一星期10噸,一年共約有500噸。然而,這只是一間黃金精煉廠的產能,尚未涵蓋其他的工廠,全部加總起來的黃金,總數量極為可觀。工廠負責人說: “我盡全力生產黃金,工廠每天24小時運作,並運送所有的黃金至中國,一年共500噸,但這仍難以填補中國客戶的胃口。”

他還說,中國客戶還想要更多的黃金,因為還有其他固定客戶,無法滿足他們的需要。這間工廠有勞力士手錶和其他高資產人士及機構等長期客戶,他無法斷然拒絕老客戶的訂單。

Rickards認為為何會有這麼多黃金的來源主要是由金礦開採、舊金回收和400盎司重的金條。中國當局基本上並不理會倫敦黃金市場的標準,而是重新設立了新的精煉規格。現在倫敦金的標準是400盎司重,純度為99%,而中國新的規格為1公斤重,純度為99.99%的金條。

因此,黃金精煉工廠把400盎司重且純度為99%的金條,精煉成1公斤重且純度是99.99%,這是中國客戶的唯一要求。

此外,Rickards認為上海黃金交易所正逐漸取代倫敦,將成為世界黃金交易的中心,因為目前,國際貨幣體系立基於脆弱的紙貨幣,易於崩潰,一旦這個系統需要進一步改革,手中黃金最多的人自然可取得決定權。

但即使中國當局瘋狂買黃金,以黃金作為貨幣發行準備的比例目前仍較美國為低。Rickards認為中國當局已暗中收購3000或4000噸的黃金,而且會持續買進黃金。



不過Rickards不認為中國具有供應全球儲備貨幣的能力,比如中國不願開放資本賬戶(capital account)就是一大阻礙,雖然人民幣作為貿易貨幣(trade currency)的用途日漸擴增,但貿易貨幣和儲備貨幣兩者之間的差異還是很大的。

舉巴西和中國為例,巴西同意以人民幣交易巴西貨物,而中國願意收取里拉,賣出商品給巴西,這是不錯的交易機制。雙方只是記錄交易,並逐漸付清貨款,這就是貿易貨幣。

但要成為儲備貨幣,意味著這些國家的儲備貨幣須有投資的對象,因此,要有龐大可投資的資產管道。中國尚未具備這個條件。中國祇有幾個點心債券(Dim-Sum bond)和其他少數的金融商品,依舊沒有政府債券發行,而政府債券市場需要10至15年來逐步發展。

但發行政府債券的條件不僅如此。中國沒有法治基礎,那麼客戶很難產生對中國當局的信心。所以,綜合這些因素判斷,他們還未達到儲備貨幣的條件。

Rickards認為,其實中國眼下更想要的是特別提款權(Special Drawing Right, SDR), SDR是各國政府發生國際收支逆差時,可藉此向國際貨幣組織(IMF)指定其它會員國換取外匯,償付國際收支逆差或償還IMF貸款,還可與黃金、自由兌換貨幣般充作國際儲備。SDR由IMF發行,不是美元,中國正著手游說IMF更多成員國的支持。

中國試圖借錢給IMF,購買SDR,IMF便有資金援助歐洲。同時,他們也運用SDR作為槓桿效用,獲得更多國家支持。由於SDR操作是由會員國進行監管,取得較多選票,中國就可安穩地利用SDR當作儲備貨幣,使中國繼美國之後,成為IMF的第二大成員國。

然而,美國反對這項作法,但IMF總裁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卻大力提升中國的角色。這是全球性複雜遊戲的角力。

Rickards稱:大多數人會認為他們是將人民幣推至儲備貨幣的地位。實則不然,他們要推動的是SDR。

關於那美國將採取何種動作,償還中國購買的美國國債,Rickards稱:美國要做的就是讓貨幣貶值,能用便宜的美元償還國債。

這背後的實質意義是,中國的財富將轉移給美國,中國將完全處於劣勢,而這正是中國當局購買黃金主因,藉以抵銷美元貶值的損失。如此一來,美元開始貶值,黃金的價格便會上揚,雖然帳面上中國蒙受損失,卻可在黃金取得補償。

Monday 24 February 2014

德國央行官員:存儲於美聯儲的金條完好

2013年1月16日德國央行(Bundesbank)稱最早2020年前從法蘭西銀行(Banque de France)和美聯儲 (Fed)分別拿回存儲的374噸和300噸黃金。一年之後,德國央行卻僅僅拿回了37噸黃金,而其中僅有5噸是來自美聯儲的。要知道,美聯儲存儲著德國3396噸黃金的45%

這顯然引起了很多猜測,很多人認為美聯儲將德國的黃金融解出租甚至出售掉了。而在此前,有消息稱德國央行之所以要拿回那些黃金,就是因為美聯儲不讓德國央行檢查那些被存儲著的黃金。

近日,德國央行董事會成員Carl-Ludwig Thiele接受采訪,談及了德國這些黃金的問題。

在談到德國沒有權限檢查存在美聯儲的黃金,以及美聯儲已將那些黃金做它用的傳聞時,Thiele稱在2002年6月,他本人就在紐約,並且查看了他們的黃金是怎麼被存儲的。“ 美國人從沒有阻礙我們,相反,他們非常合作。我們的內部審計團隊在去年移動黃金的時候就在現場。融解的過程也被獨立專家監管。”

此外Thiele還稱從美聯儲金庫被帶走的黃金在被運到歐洲後才會被融解,做成符合目前標準的金條。“我們存在美聯儲的一些黃金是在二戰前製造的,在檢查後,這些金條是完全好的。”

Thiele說:“在運輸前,我們原本的那些金條在紐約被交到我們手上,我們的內部審計團隊檢查了數目。然後這些金條就被運到歐洲,被融解。所以那些陰謀論都完全沒根據的。”

德國的黃金還有存在英國央行 (BOE)的,13%被存在倫敦,還有11%被存在法蘭西銀行,其餘的則都存在德國央行在法蘭克福的總部。

在被問道黃金是否被用在貨幣政策上時,Thiele說:“這是一個非常理論上的狀況,會牽涉進很極端的外匯市場紊亂。德國通過儲備資產保障其償付能力。除了外匯儲備,我們的儲備資產包括黃金。黃金能被抵押或者直接換取外國貨幣。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把一半黃金留著紐約和倫敦的原因。”

在被問到讓美國人存儲黃金的原因時,Thiele說:“這要從歷史角度看。黃金儲備是在布雷頓森林體系的時候出現的。當時在東方有威脅,因此看起來要把德國的黃金存的越遠越好,因此被存到了紐約。

Friday 21 February 2014

金價息口走勢判斷 點石成金 - 石鏡泉

這幾天談金,然在金的背後還有息口,除非是在危機期,不然息跌金升是必然事,然有分析謂金、息或會齊升。

美聯儲(FED)決定縮減QE後,很多機構和分析師預期美國國債價和黃金價將下跌。




美債息再升 金價隨勢上漲

但是,勞埃德商業銀行(Lloyds Bank Commercial Banking)技術分析師Tim McCullough持不同觀點,他認為國債和黃金都將上漲。McCullough用DeMark指標(Thomas DeMark)創造的一個複雜的把握市場時機的工具,他是DeMark Analytics公司的創始人和CEO,分析得出黃金將會漲得更高。他表示,「黃金將再次測試1,921美元高點,至少會觸及1,700美元區域

McCollough還預計。10年期國債收益率可能升至3.28%。之後將反轉走低。法國興業銀行則認為,10年期美國債息率到2017年將升至5%。如果你對金的升跌無甚動容時,息的升破定會觸動你的神經,對於這樣的一個重要資訊,你想由人分析,再告知你結果,還是由你自己分析,看結果一步一步的出現?事實上,你的選擇只得一個,只能靠自己,因別人的分析,人言人殊,你信哪一個?

Thursday 20 February 2014

黃金重現升浪? 點石成金 - 石鏡泉

這個「吹脹了」(inflated)的金價有甚麼好處?以後任何政府都不能亂印鈔票,要印,先要有金。由於任何政府都不能亂印鈔票,鈔票的發行量就受到限制,就可以恢復人們對鈔票的信心。

以前謂不可以回到金本位的原因是,以金價只在幾百元以至一、兩千元一盎司時,以黃金為本所能印出來的鈔票量會少,這會帶來嚴重通縮,例如香港政府的持金於金價每盎司1,300美元,只值100萬元時,就只可以印100萬元的鈔票量。那時每呎樓價,可能只是一個仙,那時不愁冇「平價」樓買,平價要用「」號,是因為屆時閣下人工可能只是0.0001仙,樓價縮,有乜理由你人工唔縮,咁大幅縮,一定全民縮死。


美黃金儲備可抵外匯衝擊

但如我們給些創意,調過來想,只要金價漲,價漲到等同全球的貨幣量時,則閣下人工,樓價仍是跟今時差不多,一個早餐仍是26元,但千萬不要叫金箔燒賣,因那時金價已升至逾萬美元一盎司。只金價貴,大家不會死,只要早餐價不貴,米價不貴便OK,談了這一堆,有甚麼意義!

大家都知美國印了N量美元,美債,大家亦知美國不可能無止境地再印下去,因為歐元、人民幣一企穩,就算世上有1/4的之前揸美元者轉揸人民幣、歐元時,美債將現擠兌,美元或有信心危機,你是美國國家領導人,會不會容許這樣的事情發生?不會,因為一出現就可能會失控,亦因此美國政府一定要阻止歐元/人民幣可以廣泛流通,從而帶來美元金融危機。

歐元於1992年面世,亦委實搶走了些美元的光采,美匯跌,但不久有歐元危機,美匯又回升,如今歐元危機漸褪,再加上人民幣如於2020年真的能自由兌換,並能為市場所接受時,則到2030年、2050年時,美元在歐元與人民幣相夾擊時,會不會痛苦了?

美國一方面不能減太多印美元的速度,但同一時期美國不印美元又不成,一個可以的方法是回歸金本位。當美國講,我知衰,今後大家印銀紙時請先出示持有黃金量,美元率先「晒冷」,結果?請看表,是Pivotfarm(一家投資公司)對十個國家2013黃金儲備的總結




美國是今時持有最多黃金的國家,不單如此,其持金量佔其外儲比例達71.7%,而中國黃金量佔外儲比例只為1.2%,你人民幣要國際化?可以,但就絕不可能對美元起衝擊。

筆者以上所言,是否發神經,好彩連華爾街也有人陪我發神經,華爾街見聞有如下報道:《中國黃金數據猜想:500噸黃金去哪兒了?》它這個故事是:
來個簡單歸納,中國黃金協會本月公布:2013年,中國超越印度成為全球最大的黃金消費國,黃金消費量首次突破1,000噸,達到1,176.40噸,同比激增41.36%。同在這一年,中國全年國內黃金產量同比增長6%,達428.163噸。但也是在2013年,中國由香港進口黃金規模同比幾乎翻倍,達1,158噸。這一年裏中國經上海進口黃金數量並未公開。由以上進口量和產量計算,2013年,中國實際黃金消耗量應該是1,604.163噸(1,176.40+428.163),加上經上海進口的黃金規模,總消耗量預計可能超過1700噸。這個數據比中國黃金協會公布的消耗量多約500噸。也就是說,根據黃金協會的數據,這相差的500噸黃金沒有消耗。


各國搶金 新一輪升浪將至

可中國央行的數據告訴我們,官方儲備也沒有增加:截至2013年年底,中國官方黃金儲備仍為1,054噸,持平2009年4月數據,連續五年不變。照這樣推算,500噸黃金就不知去向了。所以,現在中國央行就面對一個直接的問題,去年金價大跌的時候當真沒有逢低囤積黃金?

低吸高拋符合常理。去年「中國大媽」都趁金價下跌蜂擁淘金,即便中國官方趁低價位買入黃金也沒甚麼大驚小怪的。而且,當美聯儲逐步退出QE時,中國等擔心國際資本流出衝擊的發展中國家有理由未雨綢繆,囤積黃金以備不時之需。
Pivotfarm估計,中國央行可能對增加黃金儲備的猜疑保持沉默,如果囤積黃金確有其事,一旦公諸於眾也會激起金價進一步上漲,這是中國央行不想看到的形勢。

去年十月華爾街見聞曾報道,GoldMoney的研究主管Alasdair Macleod將中國囤積黃金地緣政治聯繫到一起。他認為有一點值得注意:通過上海合作組織,中國和俄羅斯在多國的支持下正在建立一個經濟集團,這個經濟集團有一個共同特徵——黃金,幾乎所有的上海合作組織國家均在儲備黃金。

中國官方黃金儲備量五年來不變,美國於70年代不再允美元換金,但就未如歐洲一些國家般去沽金,仍然手握這麼多黃金,近日不少央行,連歐洲一些央行也買回黃金,都是已知的事實,但就沒有解釋,今日筆者提出這個回歸金本位的解釋,你信不信由你,但如果按筆者推想發展,金價將有機會升、升、升。升到幾多,不知,筆者只知,每年二月,會重刊此文。一就證明我錯,一就證明貨幣危機將臨。

Wednesday 19 February 2014

Half of German gold reserves will be stored in Germany by 2020

Interview with Carl-Ludwig Thiele, Member of the Executive Board of the Deutsche Bundesbank, published in Handelsblatt on 19 February 2014.

Translation: Deutsche Bundesbank

Interview conducted by Norbert Häring and Jens Münchrath.

Mr Thiele, do you consider yourself a kind of psychotherapist of the German soul?

No, why should I?

Bundesbank President Jens Weidmann described the partial transfer of German gold from New York as a trust-building measure in Germany.You are the one responsible for organising this major logistical undertaking.

Indeed, we are inspiring trust by storing half of the 3,400 tonnes of gold in Frankfurt by 2020. Building trust also means being transparent. We were the first central bank to publish details of our storage facilities, including the respective quantities of gold stored there.

Is there a scenario in which gold could begin to be used in monetary policy?

A highly theoretical scenario would involve extreme turmoil on the foreign exchange markets. Germany safeguards its solvency through reserve assets. In addition to foreign currency, our reserve assets include gold reserves. This gold could be pledged or exchanged directly for foreign currency. That is also why we have left the other half of our gold reserves in New York and London. Although we thankfully do not envisage such a crisis scenario, central banks are designed for the long term.

In October 2012, you promised the German Bundestag that you would transfer a total of 150 tonnes of gold from New York to Frankfurt by 2015. In January 2013, you extended the time frame to 2020 and increased the amount to 300 tonnes. What time frame are you looking at now?

The plans are not contradictory. We specified our initial target in October 2012. In January 2013, we then presented a new gold storage plan and specified a new target that is considerably higher than the first. Instead of only 150 tonnes, we are now transferring 300 tonnes of gold from New York to Germany.

So both targets still apply?

We now consider ourselves bound to the new gold storage plan. But the three years have not yet passed. We shall wait and see. We are on the right track in any case.

But the members of the German Bundestag have acted on the assumption of the initial promise.The second has got a more long-term oriented time frame. Was your initial promise overly ambitious? In the first year, you only returned five tonnes from the USA.

It is not a question of “returning”. The gold is being transferred to Germany for the first time. Until 1998, only 2% of our gold, or thereabouts, was stored in Germany. In the first year, we transported five tonnes from New York. This year, we will transfer 30 to 50 tonnes, or perhaps even more, from New York to Frankfurt. And there is still next year to come.

Does that mean that the target of 150 tonnes is still attainable?

Since we are in the midst of an ongoing process, I would like you to ask me the question again in two years’ time. In any case, we will store half of the German gold reserves in Germany by 2020 at the latest.

Why are you content with such a low target for this year?Is the programme still experiencing teething problems in its second year?

No, it is not. We have planned the timing of the transfers in such a way as to ensure that 300 tonnes are transferred from New York to Germany by 2020 at the latest.

There are these rumours that either the gold in New York is no longer there or you do not have unrestricted access to it.

Why have you not called in auditors or other externals to oversee the transfers in response to such rumours?

It astounds me that Handelsblatt pays any attention to such absurd rumours. I was in New York myself in June 2012 with the colleagues responsible for managing the gold reserves and saw for myself how our money is stored in the vault there. The Americans have never stonewalled or hindered us in any way. On the contrary, their cooperation has been most constructive in every respect. Our internal audit team was present last year during the on-site removal of gold bars and closely monitored everything. The smelting process is also being monitored by independent experts.

Does this also apply to opportunities to inspect the stocks?

You said a year ago that discussions on the matter with the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 were making good progress.

That is correct. We have enjoyed an excellent relationship of trust with the New York Fed for many decades. As regards the details of the contracts, however, we are bound by confidentiality which we cannot unilaterally break. From my visit to New York, I can tell you that a number of bars selected by us were removed, inspected and reweighed even while I was there. The inspections conducted by our internal audit team, during which an external auditor was also present, were also completed to our utmost satisfaction.

Was an external auditor present during your visit to the New York Fed gold storage facility in June 2012?

No, not during my visit. However, an external auditor was present for part of the time during the internal audit team’s inspection of stocks.

Did the gold from New York have to be melted down immediately?

The gold was removed from the vault in the presence of the internal audit team and transported to Europe. Only once the gold had arrived in Europe was it melted down and brought to the current bar standard. Some of the bars in our stocks in New York were produced before the Second World War. It was confirmed after the melting process, as anticipated, that these bars were absolutely fine.

The Federal Court of Auditors (FCA) sparked the debate by calling for an inspection of Germany’s gold holdings abroad.When you announced in October 2012 that part of the holdings were to be transferred to Germany, the FCA responded that this was a first step, but not a comprehensive procedure. Is the FCA now satisfied?

The FCA never demanded that the Bundesbank transfer gold to Germany. It was more concerned with extending its rights with regard to inspecting gold reserves abroad. The Bundesbank’s internal audit department now has rights it never used to have. The Budget Committee has acknowledged the FCA’s report, which concludes this discussion. Incidentally, the FCA examined the Bundesbank’s annual accounts for 2012 and found no irregularities.

The FCA claims it has no knowledge of newly agreed audit rights.

The FCA has access to all information at all times. I am sure the President of the FCA will be able to confirm this for you.

If the intention was to build trust, would it not have been better to postpone the smelting processso that you would have been able to present sceptics with the original bars?

Prior to transportation, the original gold bars were handed over to us in New York. Our internal audit team checked the numbers of the bars there and then against its own lists. The very same gold arrived at the European gold smelters that we had commissioned. This ought to demonstrate to everyone that such conspiracy theories are completely unfounded.

Calling in external auditors or critics was not an option?

The Bundesbank’s internal audit department is involved in the process from start to finish. Independent experts were present during the smelting process.

Are there any advantages for the Americans in storing gold for other nations? After all, they are protecting our reserves free of charge.

To answer this question, you need to look at the historical context. As you may know, gold reserves were established during the Bretton Woods fixed exchange rate system. Given the threat from the East at the time, it seemed the safest option was to store German gold as far west as possible. The gold was therefore stored in New York from the outset.

So the Americans are taking on high storage costs for nothing in return?

No, why high storage costs? The gold has been stored there for decades. The storage rooms already exist.

Security guards cost money…

It is not just our gold that they protect, but also that of other central banks. But that is a matter for the New York Fed.

Just over a year ago, you were asked whether storing gold with the victors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was not perhaps an echo of the old Bonn Republic when Germany was not yet a fully sovereign state. Back then, your answer was rather vague. What is your answer today?

To my knowledge, gold was stored in New York, London and Paris mainly for security policy reasons. We transferred 930 tonnes of gold from London more than ten years ago without experiencing any difficulties with the Bank of England or upsetting German-British relations.  The same applies to the Banque de France and the New York Fed.

金•金•金 點石成金 - 石鏡泉

今日文題:「金•金•金」是有點偷人家概念,禪話有:「見山是,再見山不是山,再再見山是山」,同樣今時:「見金是金,再見金不是金,再再見金是金」。此中這個「金。金。金」有何啟示?

百年前,金是貨幣之一,到70年代其貨幣功能因美國不再許美元換金而被廢,再些年後金又可能再具貨幣功能,若是屆時金價或會是7,000至10,000美元一盎司。作這估計的人是《貨幣戰爭》作者Jim Richards。



Rickards的目標金價在7,000到9,000美元/盎司間,「這不是會馬上發生的事情,但也不是十年遠期預測,這會發生在三到五年裏,價格會上漲五到六倍。」

Rickards稱自己的分析是基於美元等貨幣信心的崩塌而來的。「要使貨幣重獲市場信心有兩種方式,要麼通過世界貨幣基金組織(IMF)以特別提款權(SDRs)的方式來增加流動性,要麼重新回到金本位。」

「用SDR的方式將會帶來高通脹,」Rickards說,「那麼金價就會被推高。如果回到金本位,那麼就將要帶來通縮。」因為世界上沒有足夠的黃金。但Rickards認為,世界上有的是足夠的黃金,只是問題在價格上。

1,300美元/盎司的金價不足以支撑全球貿易和金融,但如果金價到10,000美元/盎司的水平,就有足夠黃金了。故這不是黃金量的問題,是價格的問題。


大行金庫存量已偏低

2013年金價大跌跟黃金ETF(GLD)有關,不是跟金有關。「當人們買GLD的時候,他們不是買入或者賣出黃金,他們是在買入或者買入股份。」

「那些在倉庫中的黃金只有一些經過授權的參與者才能獲得,而這些參與者基本又是那些大行,高盛(Goldman Sachs)、花旗(Citigroup)、摩根大通(JPMorgan)、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和滙豐銀行(HSBC)等。」

因此,Rickards認為,在央行操控金價以及這些大行拋售實物黃金的作用下,很大量的黃金被投入到市場上,為Comex帶來了很大的售出壓力。使到2013年金價下跌。

「所以這是很多不良因素合在了一起,但問題在於這是不會持久的。」他們的金庫是不能被清空的,很多大行的金庫存量已很低,Rickards稱諸如瑞銀集團(UBS)、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和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等金庫中的黃金都在被移至諸如G4S、ViaMAT和Brink's等私人金庫中。「這並未增加黃金的供應量,但卻減少了交易的浮動供給。」

全球黃金總供應量是有限的,但要對市場產生影響,不用買下所有黃金,只要買下浮動供給就可以。全球大約有17萬噸黃金,其中只有一點是可被交易的浮動供給,」Rickards說,「Comex或者摩根大通或者GLD金庫中的黃金是可以被用來交易的。而被中國買走的黃金可能幾百年都見不到天日,也不會被交易。所以黃金在從西方向東方流,在從GLD流向中國。黃金總量沒有改變,但浮動供給量在迅速下降。」

Rickards認為這使得紙黃金愈來愈脆弱,因為沒有足夠的實物黃金在背後支撑,「因此會在某一時刻崩塌,並且引發大量買入實金。


美鈔購買力與日俱跌

近月金價上升,會否就是這波實金買浪之始?

Richards為2013年的金價波動作了解釋之餘亦闡明了金價如爆升,是因為人們對貨幣失去信心,屆時市場有兩條路可走,⑴用IMF的SAR;⑵用金本位。而這就是筆者的金。金。金。

美國一直在印銀紙,說得坦白,是在印由美國政府印出來的「假」美鈔,之所以謂假,是因為這些美鈔是超量發行,其購買力將與日俱跌,到跌到某一日,當市場出現集體厭惡時,一拋出來,美元的貶值速度,可以驚人。這並不是靠嚇,也不是生安白做,在1900年代,一英鎊可兌六至七美元,今時只能兌1.6美元左右,少了一大截,是因為二次大戰使英國由日不落國變成斜陽帝國,以前因有龐大殖民地的被迫需求,使英鎊價昂,迄至60年代初,一英鎊還是被官價定為兌16港元,但隨着大英帝國力弱,英鎊價不能不回歸現實,取之而代的是美元、日圓。這個英鎊的「失勢」、「貶值」過程不是一年兩年,而是在百年中出現了。

如果美元「失勢」、「貶值」又是要用上百年,則筆者此文是多餘,因為筆者冇命見,相信各位讀者也無百年命去等,然這是十倍速年代,百年所競之事,可以在十年內見到,《貨幣戰爭》作者Richards認為會在三、五年內發生,筆者則謂會在2020年之前發生,因為屆時人民幣應會國際化,再加上歐元回穩,俄羅斯和伊朗出來搞搞局,今時美元的貨幣霸主地位,將受挑戰。當世界上的毒販和軍火商都怕所收到的美元貶值可能性時,並肯收歐元、人民幣時,美元的貶值速度將會提速,一旦啟動,這個雪球滾動,將會帶出雪崩。


黃金或被重納作貨幣

筆者這個美元失勢估計,是有很多:「如果」、「一旦」、「將」、「可能」的不肯定性詞,是因為美國不是英國,美國仍有11個航空母艦戰鬥群,有N架F35和一小時環球打擊部隊,更重要的是美國有個華爾街團隊,在軍事、金融力量上,今日仍是世難匹敵者,美國是不會坐以待斃,在軍隊未出動前,美國已經早早在外交、商業、通訊、能源、糧食等環節上掀起了全面的美元保衞戰。

美國政府一定不會有個美元保衞戰的誓師大會,在國際爭鬥的暗戰中,有很多場戰事,是打定了輸贏也不會宣之於口,當然亦有些話會做的事,到真要做時,也未必做,作為個小投資者,如果你只醉心於明天股市、金市、匯市上搵多少的,大家可以參考兩周前筆者的出入市錦囊(其實是自2013年以來一直沿用的)便是,揀合條件之股伺機而買便是,但如果想將這些賺到好利潤,留到2020年前後作退休用時,或要參考筆者上周的一系列重刊的舊文,又或是這幾天及明天,講金的文章。這些文章有兩個重點:
美國在打美元保衞戰的筆者陰謀論
金的貨幣功能,在70年被美國政府公然拋棄後,或將會覆水重收,並納為正室,明天續。

Tuesday 18 February 2014

黃金值不值錢問央行就知道!WGC:連續12個季度買超

Thomson Reuters 18日報導,根據世界黃金協會(WGC)最新發表的統計報告,受黃金ETF遭拋售(註:淨流出881公噸)抵銷創紀錄實體需求的影響,2013年全球黃金需求量下滑15%至3,756公噸、創4年新低;礦區產量年增5%至1,968.5公噸、創歷史新高。WGC統計顯示,2013年全球黃金首飾、金幣、金條需求量年增21%至創紀錄的3,863.5公噸。值得注意的是,自西方金庫透過北美、瑞士、杜拜煉金商流向東方市場的數量也創下新高紀錄。


中國去年黃金首飾、金幣/金條需求分別年增29%、38%,帶動該國超越印度成為全球最大黃金消費國。2013年全球黃金首飾需求量達到2,209.5公噸、創5年來新高。印度黃金首飾需求年增11%至612.7公噸;美國也成長至122.8公噸、2001年以來首見上揚。不過,2013年全球央行黃金購買數量年減近三分之一至368.6公噸。WGC投資部董事總經理郭博思(Marcus Grubb)預估今年全球央行黃金購買數量將與去年相當。

彭博社報導,WGC統計顯示,2013年印度黃金需求量年增13%至974.8公噸、佔全球需求約四分之一比重。其中,金幣/金條需求年增16%至362.1公噸。

WGC透過新聞稿指出,2013年全球金幣、金條需求量年增28%至1,654公噸、創1992年開始統計以來新高。其中,美國需求年增26%至68公噸;土耳其年增113%至102公噸。

中國去年黃金整體需求量年增32%至創紀錄的1,066公噸,土耳其、泰國、美國也分別成長了60%、73%、18%。印度官方雖設下諸多進口限制,但該國需求依舊呈現上揚。WGC預估非官方進口數量幾乎較2012年增加一倍。

WGC指出,全球央行在去年每個季度皆站在買方,使得淨買超紀錄延續至12個季度;2009年迄今央行每年皆淨買黃金儲備。

根據Thomson Reuters GFMS的統計,2012年全球官方部門淨買黃金數量年增17.4%至536公噸,創1964年以來新高。

德國央行在去(2013)年1月16日宣布,2020年12月31日以前存放在紐約聯邦準備銀行的黃金儲備比重將從2012年12月底的45%降至37%(註:相當於搬移300公噸)、法國央行的存放比重將從11%降至0%(374公噸)。以8年時間來計算,德國每年平均應取回84.25公噸(12.5%)的金條

德國央行總裁Jens Weidmann去年底在受訪時指出,2013年自紐約、巴黎取回的黃金數量逼近37公噸。據此推算,德國央行得花上將近20年的時間才能把上述674公噸黃金全數運回國內

買不買金? 點石成金 - 石鏡泉

今天談金,昨文是講金股齊鳴,文末提出:「黃金是因有災難而升,金升之時一定後藏殺機」,上周,金升逾55美元一盎司,是幾年來,單周最大升幅,有甚麼玄機了?先談近日金如何升。




黃金升至三個月高位:在去年終結了長達12年的大牛市後,黃金在2014年伊始表現十分搶眼,已經錄得7.3%的升幅。2月12日紐約期金收盤大幅上漲1.3%,錄得連續第五個交易日收盤上漲,並錄得自2012年8月份以來最長反彈周期。然而目前仍很難預測市場的樂觀情緒能否持續下去。

美國聯儲局主席耶倫美國時間周二表示將在一段長時間內維持低息政策,並且重申聯儲沒有預設「收水」時間表,這無疑給黃金投資者派了一顆定心丸。國際現貨金在周三亞市早盤,震盪交投於每盎司1,290美元,升至三個月高位。一些機構投資者開始重新增加黃金的持倉量,如果這個趨勢能持續的話,將推動黃金繼續上漲。

二月起再錄資金流入
截至2月11日SPDR Gold Trust的黃金持倉量約為798.85噸或25,683,897.01盎司,較上一交易日增加1.80噸。美國黃金SPDR和金礦股ETF(GDX)今年截至2月10日已分別上升6%和17%。相比之下,標普指數卻下跌了3%。

黃金ETF於二月再有淨流入:瑞銀集團(UBS)於2月12日在報告中指出,自2014年2月至今,黃金ETF持倉已經溫和流入2.2萬盎司,儘管規模整體較小,但這已證明投資情緒切切實實地正發生轉變。

該行認為,如果二月之後的時間裏黃金ETF持倉能夠延續這樣緩慢的流入,則二月將錄得一年多來首次月度凈流入。儘管在二月末之前作出這樣的判斷還為時過早,但此前黃金ETF持倉已連續13個月外流,平均外流速度近230萬盎司/月。因此,出現流入是個非常鼓舞人心的消息。

黃金升因:最近黃金的技術走勢比較強。主要支撑動力包括美元暫時走低、需求強勁、資金面改善及新興市場不穩等因素。而耶倫的講話也讓投資者不用擔心短期內會出現資金收緊的狀況。

黃金生產價2012年黃金邊際成本接近1,200美元,因此在目前價位黃金繼續下跌的話可能會有一些企業減產,這會對金價構成支撑,但必須注意由於礦石品位與開採難度差異較大,不同礦山企業成本可能會差異很大,如果不考慮資本支出,黃金的平均產出成本不到700美元。

在這些前提下,金價後市如何?

高盛在2014年2月11日一份報告指出:2月11日金價已經突破了一月末形成的1,268至1,279美元關鍵阻力區,該區域包含了2013年8月的一些高低點,同時也經過100日均綫水平。因此,未來金價有上行至200日均綫1,306.39美元水平的機會。

至於200日均綫水平為何如此重要?從附圖可以觀察到,從2012年11月起金價便開啟下行趨勢,在觸及去年六月低位後經過了第一次A1B1C1修正浪的調整,並在八月末(C1點)觸及高位。然而,該C1點並沒有高過2012年11月下行趨勢38.2%的回撤水平,因此黃金中長期的趨勢仍偏下行。

去年八月末後,金價又重歸下行,我們可以暫且假設A2,B2作為第二輪調整浪的前兩浪,而12月末的低位作為C2的最終調整浪。但問題是,若短期金價能夠觸及200日均綫1,306美元水平(高於B1),則將確立C2三浪的形成,同時也意味着第三輪調整浪的開始(A3)。這樣一來,金價將免於跌破1,180美元的命運,中期走勢重回上行。

不過,若金價自無法觸及200日均綫,則意味着C2點的不成立,未來金價調轉並可能跌至去年6月及12月低位1,180美元以下。

除高盛外,其他大行有如下論點:瑞士信貸分析師Karim Cherif2月11日稱,「當前黃金已經贏得一些技術面的支撑,短期金價有望上探1,300美元,該位置也接近是200日均綫水平。但如大部分投資者似乎願意利用金價的反彈來獲利平倉。與此同時,瑞士信貸貴金屬研究主管Tom Kendall也表示,「如果在接下幾天金價上漲到1,300美元/盎司上方我也不會太吃驚,但我認為目前的上行動能很快就會耗盡。」

企穩200天綫有利突破

「我認為金價在今年測試1000美元/盎司的水平是很可能的,」Kendall說,「那可能會在今年下半年發生,甚至可能會是第四季度後期。這不是完全不可能的,尤其當美國經濟走過目前的疲軟期,真實利率上漲後。」花旗期貨(Citi Future)和加拿大黃金銀行(RBC WealthManagement)的技術分析都認為金價會在今年漲到1,400美元/盎司。

RBC Wealth Management的副主席George Gero認為如果未平倉合約開始增加,那麼年底金價將會漲至1,400美元/盎司。在二月四日,未平倉合約數降低到368,279手,是去年九月以來最低水平。CPM Group分析師Jeff Christian認為,金價在三月底可能升至1,320美元,但如果金價近期能夠持穩於1,280上方,黃金觸及1,320水平的時間會提前,由此引起的大量空頭回補也將推高金價漲幅。然而Christian對黃金保持謹慎樂觀,他預計,黃金在年底前可能下跌形成年內底部,然後重拾升勢。他還表示,如果中國的黃金需求能夠保持在2013年水平(約1,200噸),實物黃金將短缺,而央行也不可能釋放儲備滿足市場需求,迄今數據表明,央行是黃金市場的淨買家。

以上資料有幾個共同特點:
⑴分析多是於2月11日前後做,因為當日金價有上扣200天平均綫1,306.36之勢。

⑵金價一旦上企這條200天平均綫,市場普遍認為黃金將會進入另個上升周期。

一如筆者昨日文末所提出:「黃金是因有災難而升,金升之時一定後藏殺機」。與金升相連的殺機,不是一天兩天就完,而是可以持之十年、廿年,以至卅年或更長。

1970年代金價由35美元一盎司上升,開啟了環球匯價的大波動,通脹升,資金環球流竄,金融危機屢有發生。2008年美國發生金融危機,每盎司黃金亦幾百美元,一度升至逾千九美元。金如這次再升,有估計價會至7,000美元以至一萬美元一盎司,這是不是災難。

Thursday 30 January 2014

瑞銀:小摩黃金庫存跌47% COMEX交割風險大增

摩根大通庫存大跌47%

  瑞銀集團(UBS)場內交易主管、擁有50年市場經驗的Art Cashin向投資者推薦其好友Jim Brown的觀點稱,“目前實物黃金的交割危機正在形成。大家都知道摩根大通的實物黃金儲量在全球排名居前,它們不但自己儲備黃金,也接受客戶委託買入黃金。”

  據最新消息顯示,摩根大通在上週從未註冊庫存(eligible)中大量提取黃金後,本週一(1月27日)再度出現大單交割。

  上週摩根大通(JP Morgan)從金庫撤出了大量黃金,引起市場關注。而從Comex最新數據顯示,週一金庫中再度有32.15萬盎司被拿出。

  這32.15萬盎司和之前摩根大通取出的數量相同,且佔其黃金儲備的28%。也就是說,摩根大通47%的黃金儲備在短短幾天之內被取走。

  50萬盎司實物支撐4100萬盎司盤面

  Art Cashin繼續指出,Comex註冊黃金庫存(registered)已經降至40萬盎司的歷史新低,令庫存覆蓋率上升至92。這意味著,每盎司庫存黃金背後,有92位訴求者。而該數據在1月17日更是達到瘋狂的111.6。

  Cashin警告稱,“試想一下,僅僅50萬盎司的黃金庫存,要支撐龐大的4100萬盎司規模的賬面黃金交易。只要有一小部分合約要求實物交割,金價將會面臨強大的上行壓力。”

Monday 20 January 2014

德媒:德國央行收回37噸黃金僅5噸來自紐約聯儲

在去年12月24日,也就是德國央行宣布將從紐約聯儲和法國央行拿回自己的674噸黃金後的一年,德國央行拿回了其中的37噸,僅僅是其目標量的5%,也遠遠低於要在8年內拿回所需要的每年84噸的均量

這樣的數量讓德國民眾非常不滿,一系列陰謀論也喧囂塵上。然而,更讓人吃驚的是,德國媒體Die Welt報導稱,這37噸中只有5噸是來自紐約聯儲的,其它都來自巴黎

Welt寫到:“德國央行的解釋是從巴黎運輸過來比較容易,因此啟動的比較快。”

此外,還有另一個理由,即巴黎的黃金已經是符合倫敦合格交割的細長條狀,但美聯儲儲藏的黃金則需要重新被融成這樣的形狀,而熔煉的能力是有限的。

Welt還針對一些陰謀論解釋說那些從紐約運去的黃金就是之前的黃金,其重量和純度都是符合要求的,並稱今年將從紐約向德國運回30到50噸黃金。

事實上,德國人是有理由“陰謀論”的,早在1968年,美聯儲和英格蘭銀行就廣為人知地將不符合交割要求的黃金交付給德國人。

對德國央行來說,重新融掉黃金等等並不是問題,真正的問題是,如果他們的黃金根本就不在美聯儲的金庫中呢?

1968年3月,美國曾經用完了符合交割要求的黃金而只剩下金條和金幣,因此關閉黃金總庫,選擇了雙重的價格系統。德國央行則以美聯儲金庫中的黃金作為債務償還,因此美聯儲和加拿大央行達成協議獲取了一些黃金來還給德國央行,這些黃金自1968年三月至六月被運去英格蘭,至於這些黃金的質量就不得而知了。

也因此,德國央行這一次費力避免曝光自己黃金存貨的純度是有理由的,它們不希望自己的黃金信用受損。

Wednesday 8 January 2014

德國黃金儲備之謎:德央行存放在紐約的黃金去哪兒了?

冷戰期間出於安全考慮,德國央行在美法兩國存有黃金,德國的海外黃金總量在3000噸左右。2013年,德國央行稱從紐約運回了近37噸黃金到法蘭克福,未來幾年計劃運回更多。魏德曼稱,取回這些黃金是為了配合審計局對境外黃金儲備的檢查,一家安全公司會將一部分每塊重12.5千克的金條融化,然後通過飛機和載重汽車運往法蘭克福。

獨立財經記者Lars Schall就此對德國央行發問:

1. 為什麼需要融化金條?

2. 如果要融化金條,為什麼不能等到金條抵達法蘭克福後再融化?

德國央行有關人員回復稱,這是德國央行新的儲備理念,融化再鑄金條的目的是讓金條符合LGD(London Good Delivery)標準,並稱為保證黃金運輸安全和有關工作人員的安全,不能對此提供更多詳細信息。整體看,德國央行對Schall的問題未能給出清晰的回

德國貴金屬協會主席Peter Boehringer表示,德國央行的回不透明且很奇怪。Boehringer是“德國黃金歸國運動”的發起人之一。Boehringer提出了三個問題:

1. 為什麼德國央行繼續迴避德國黃金儲備問題?

2. 在德國央行回給Schall的信中,為什麼不能簡單明確地闡述事實?德國央行強調在美國融化金條和LGD標準,解釋晦澀且不透明。

3. Boehringer表示,1950~1960年的原始金條,其實從未被證實存在過,因為出版物上沒有它們的照片。就算它們是存在的,德國央行沒有理由選擇在紐約而非法蘭克福融化金條。德國央行也沒有理由不透明地運作,不發布有關再鑄金條的報告。

德國黃金儲備價值超過1250億美元,德國央行欠公眾一個公開透明的回。這一次,德國央行未能證實,截至2013年末,至少有37噸1950~1960年間的金條仍然存在。德國央行持有接近3000噸LGD標準下的金條,但這不能證實什麼,也無法擺脫多年來人們對其操縱金價的指控。

也有可能是這樣的:很久以前,最初的德國金條被借入到市場中去了,或者這些金條有多個持有者,或者這些金條是數個ETF衍生品的基礎資產。

當前,“德國黃金歸國運動”的發起人考慮採取法律手段,要求德國央行和相關審計人員對黃金儲備給出明確的答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