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27 June 2014

德國央行暫停黃金取回報導僅是宣傳策略

本週有報道稱,德國央行將“暫停”從美聯儲取回黃金的計劃,並稱對美聯儲儲藏的黃金錶示放心。

  黃金反壟斷協會(GATA)的Chris Powell認為,這一齣完全是處於媒體公關宣傳。“這篇報道完全沒什麼事實來證明這樣的結論,”Powell説,“沒有提到德國央行又拿回了多少黃金,也沒有提到取回計劃有什麼改變。

  Powell認為這樣的報道完全是公關宣傳,“這讓我覺得要麼是美聯儲要麼是德國央行要求媒體做出了這樣的報道,好讓全世界以為一切都沒問題,”Powell説,“而且這報道完全沒説在前幾個月拿回了5噸後,德國央行又拿回了多少。”

在2013年1月16日德國央行稱要在2020年之前從美聯儲取回其存儲的300噸黃金。然而到今年初,德國央行僅僅從美聯儲拿回了區區5噸黃金,正因此,市場響起了對美聯儲還剩下多少黃金的懷疑。

Powell稱,“西方央行肯定還有一些黃金,問題是他們宣傳他們還有多少黃金?美聯儲和英格蘭銀行都西方央行都把自己的黃金出借,很多黃金就這麼沒了。”

而且我們完全不知道那些金庫中到底還有多少黃金,這些央行不讓人審計黃金也不公開賬目和黃金租約。

Powell還稱,美聯儲和一些外國銀行有黃金交易協定,還剩下的金庫中的黃金則可能有很多個索償。

“央行都顯得非常神秘,所有我認為一定有什麼事情在發生,只是他們不想讓外界知道,”Powell説,“因為很可能會出現黃金儲備消失的狀況。

Powell還提到世界貨幣基金組織(IMF)秘密的1999年3月員工報告,一些流出的報告確認了各國央行在黃金市場都很活躍,並且經常偷偷使用黃金來干涉市場,“他們非常不希望外界知道黃金被使用,一旦顯示出黃金沒了,會使信心極大的崩塌。

Tuesday 24 June 2014

德國央行官員緊急澄:取回黃金計劃只是“暫停”

就在德國央行中止從美國取回黃金的報導出來幾小時後,原報導中被提到的德國央行官員便出來澄清稱報導並不准確。

德國央行官員Peter Boehringer稱,德國央行從美聯儲取回所存黃金的計劃暫停並不代表德國央行對目前的取回狀況滿意,並稱計劃將被繼續執行。

在2013年1月16日德國央行稱要在2020年之前從法蘭西銀行和美聯儲分別取回其存儲的374噸和300噸黃金。結果2013年全年德國央行只從美聯儲紐約金庫拿回了5噸黃金,這很難讓人對美聯儲紐約金庫應當存有的1500噸黃金生疑。

Boehringer稱,媒體最新的報導並沒有什麼稱得上是“新聞”的新發展。德國央行仍然計劃在2020年前從紐約取回超過300噸的黃金,該行也沒有停止正在進行的取回計劃。

此外,他還稱德國的反歐元政黨從來就和取回黃金的計劃無關。

Boehringer還說,原新聞報導中被提到的官員並不管理德國的黃金儲備,德國央行是獨立於政黨影響的。

Monday 23 June 2014

忠記收金

2014年6月23日

有三件金器想賣,一件是購買自周大福及其餘二件購買自六福。


從其他人口中得釋,在購買金器的金行放賣,價錢會高一些,所以去了中環周大福詢問一下放金器的價錢,聽了周大福店員講解就是今日牌價再加2%手續費,今日牌價是每兩HK$12,500 ,再加手續費2%即是HK$12,500 x 0.98 = HK$12,250。如果是其他金行,可能會少一些,要看實際金飾才可決定。



於是我就試下去忠記問下收金是什麼價錢,老闆鍾琅音一看我的金飾,他就說HK$12,250一兩,跟周大福同價,很快就決定賣給忠記。老闆把金器一稱,1.607兩,成為HK$19,686, 收了現金走人。


忠記  CHONG KEE

地址:中環卑利街9號(由士他花利街入)

專營黃金買賣,代客熔金
電話:2544 3423 ,2543 8862



Thursday 19 June 2014

誰預謀了“黃金大屠殺” - 宋鴻兵:黃金將是美元危機的最大受益者

黃金熊市持續已將近3年,從2011年9月的約1920 美元 /盎司跌至如今的1250美元/盎司附近,跌幅高達35%。 眾多投資者損失慘重。

中國黃金協會數據顯示,在2013年4月爆發搶金潮時,“中國大媽”們在當年二季度消費了385.82噸黃金,上半年金條消費更是大幅增長了86.5%。 以北京千足金金價為例,一年時間千足金每克下跌69元,當初購入黃金的“中國大媽”,如今則累計虧損約260億元。

高盛與摩根士丹利等國際投行目前依然看空金價, 德意志銀行對金價也繼續看跌。 德意志銀行近日發布研報稱,受美國經濟增長和美元走強的影響,金價會繼續走弱。

黃金“跌跌不休”,“中國大媽”被套牢。 《貨幣戰爭5》作者宋鴻兵認為,黃金遭遇“大屠殺”並非偶然,而是早有預謀。 那麼,誰是背後的兇手?

宋鴻兵

200萬年一遇的滅絕級災難,黃金完蛋了! ?

10年一遇的不幸叫災難,100年一遇叫特大災難,而200萬年一遇的災難呢? 恐怕只能叫“物種滅絕級”災難了。 2013年4月15日,黃金市場遭遇的就是滅絕級災難!

倫敦市場暴跌,美國市場崩潰,電視新聞的黃金價格顯示,已跟不上黃金暴跌的速度,全世界都目瞪口呆地見證著人們心目中的財富“諾亞方舟”,居然在幾個小時中就沉沒了。

英國《每日電訊報》2013年4月16日驚呼:“以正態分佈的理論為計算基礎,你會看到週一(黃金市場)的波動性,在5億個交易日里才會發生一次,即200萬年一遇。”當這種級別的災難降臨時,恐龍也會滅絕。

華爾街的媒體拉拉隊們扯開嗓門歡呼:黃金完蛋了!

中國大媽一戰成名,震動華爾街

2013年4月16日,半個世紀以來從未見過的黃金搶購狂潮席捲了整個世界!

在中國大陸,最早聞風而動的就是“中國大媽”了。 她們看不懂《華爾街日報》,也不知道紐約黃金期貨的技術圖形,看到黃金價格下跌,就像聽說北京三環的房價從5萬(每平米)跌到了3萬,哪有不搶的道理? 她們只在乎值與不值,哪管期貨不期貨。 老百姓的思維很樸實:金比紙貴重,地比錢踏實!
不僅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發生了大規模的黃金搶購風潮,而且幾乎每一個省會城市都出現了黃金賣斷貨的報導。

到當年4月底,國內黃金市場已經基本斷貨。 “中國大媽”一戰成名,她們在國際黃金期貨價格暴跌、黃金市場人氣崩潰的危機中,橫掃了中國內地和香港的黃金實物,震驚了國際金融市場,也震動了華爾街的大佬們。 2013年4月10日,高盛發布報告,強烈看空黃金,並建議客戶們大舉做空黃金。 僅僅13天之後,在全世界實物黃金井噴般的搶購風潮前面,高盛不得不改口宣稱,雖然繼續看空黃金,但不建議客戶繼續做空黃金了。

黃金市場出現了冰火兩重天的奇觀! 期貨黃金市場冰冷到了“滅絕”的程度,而實物黃金市場卻火爆到了“燙手”的行情 !
黃金真的沒希望了嗎?

2013年4月,黃金市場風雲突變,金價的特大暴跌震撼了全世界。 黃金從萬眾矚目的投資明星,一夜之間淪為輿論爭相貶損的“棄兒”。 人們開始懷疑“亂世藏金”的信仰是否依然有效,對黃金白銀的投資價值發生了根本動搖,悲觀情緒瀰漫,唱衰之聲橫行,甚至連超發貨幣終將導致通貨膨脹這一基本邏輯也變得含混不清。 市場感受與理性邏輯嚴重脫節,價格信號和財富直覺相互錯亂。 可以說,對黃金的看法已陷入了空前的迷茫。

黃金真的沒有希望了嗎? 《貨幣戰爭5》中非常​​明確地告訴你:事實絕非如此! 本書深入分析了“四一二”美國鎮壓黃金的台前幕後,以及美元困境的根源。 “從歷史上看,黃金從來就是財富的諾亞方舟;以現實行情分析,黃金的生產成本就是市場的大底;放眼未來的趨勢,黃金必是美元危機的最大受益者。

美國政府才是黃金暴跌的主導力量

有人可能會問,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2013年4月以來對黃金的“斬首行動”,難道完全沒有走漏風聲? 答案是,當然有。

有人在2013年4月4日(黃金“斬首行動”之前8天)就在網站上發表長文《對黃金的打擊》,文中精準“預測”了美國即將對黃金發動的“4月愚人節攻勢”。

此人就是美國前財政部部長助理保羅·羅伯茨。 羅伯茨曾任裡根政府的財政部部長助理,主管美國經濟政策,被譽為裡根經濟學的創始人之一。

羅伯茨在文章中指出,2011年黃金暴漲500美元,強烈地震撼了美聯儲和美國財政部,為捍衛美元霸權必須鎮壓黃金,美國政府才是金銀暴跌的主導力量。

“對於美國人而言,一場金融和經濟的災難可能已經近在咫尺。美聯儲和它所倚重的金融機構聯手打擊金銀價格以嚇阻投資人的行為就是明證。”

Thursday 5 June 2014

各出奇謀 吸納實金 - 王冠一

雖然國際金價持續弱勢,但不少地方反而趁機會吸引實金流入。

首先,內地的上海黃金交易所據聞計劃推出,針對離岸人民幣在上海自貿區買賣實金的相關產品。假如成事,將有望促進更多實金流入內地。不過,有分析質疑,內地黃金進口有配額限制,受人行監管;目前獲准在內地進口黃金實物的外資銀行,只有滙控與澳新銀行(ANZ)。如果內地未有進一步開放黃金進口配額,上海黃金交易所的如意算盤,短期內未必打得響。

除了利用投資市場「吸金」之外,有地方甚至利用消費市場去「吸金」。其中,英屬馬恩島(Isle of Man)的金庫公司IMGold便計劃推出一種名為Bullion Card(金條卡)的產品,吸引更多海外黃金投資者到馬恩島開戶。

位於英格蘭與愛爾蘭之間的英屬馬恩島,有特別吸引人儲存黃金的條件:首先,馬恩島沒有遺產稅與資本增值稅;另外,當地政府又會為保險公司的註冊信託資產,提供九成擔保。估計馬恩島推出「金條卡」產品後,會吸引更多外資以實金方式流入該國。

其實各地都曾聽過有銀行發行以真金打造的信用卡給客戶,以彰顯客戶的尊貴身分。2012年,哈薩克斯坦的Sberbank便曾經發行過一張用真金打造的信用卡,卡上甚至鑲26粒鑽石及珍珠。今次IMGold在馬恩島發行的「金條卡」,跟其他發行「真金信用卡」的銀行性質上不盡相同。

國際金價在2011年,曾經升至每盎司1900美元,部分黃金大好友當時入貨,持貨至今帳面損失35%價值,每盎司帳面已經蒸發650美元(約5000港元)。由於不少黃金投資者寧願做「大閘蟹」亦不願損手離場,投資黃金的資金大多被套住,於是IMGold計劃發行有黃金存蓄在背後支持的信用卡,幫這些投資者鬆綁周轉。不過,IMGold要求,客戶要在馬恩島開設黃金儲蓄帳戶,存金總值至少10萬英鎊(折合約值13萬港元;以目前每盎司黃金1250美元計,相當於133個1盎司金幣);客戶將獲發一張用14K金打造的Bullion Card(金條卡),卡主便可以用這張卡「碌卡」消費甚至申請現金透支。

目前投資黃金既沒有利息收入,又有存倉費用,假如金價不升,持有黃金其實等於不斷燒錢。這張Bullion Card由於卡主有黃金實物儲存在發卡機構,變相做抵押品,所以「金條卡」利息相對較低,據聞低於10%,所以不像一般信用卡收取高昂利息。

然而,因為運送實金到馬恩島,始終涉及運輸成本。對於一眾「黃金蟹民」來講,或許直接拿實金去當舖典當,扣除手續費用後,效益可能較申請「金條卡」更高。因為當舖至少提供了安全的保管服務,日後當客戶認為時機合適,又可以隨時從當舖贖回黃金,運用彈性毫不輸蝕。

對於喜愛長線持有「實金」的朋友而言,在馬恩島金庫開戶口,的確是不錯的選擇。但對於炒金的朋友而言,其實紙黃金與黃金ETF等產品,可能更加方便合適。